↧
【飲品】紫米漿
↧
【晚餐】菜心滾湯
到藍帶吃下午茶後,
途步前往唐人街泗和行買菜。
雖然一般超市都有賣菜心,
但價錢超級高昂,
一包200克才兩條菜心的,
居然要一磅多,
算起來就是每公斤約£8!!!
唐人超市每公斤才賣£3呢!
所以每次去唐人街都會買菜。
又,每公斤£3是歐洲種植的,
一般都是英國本土,荷蘭或西班牙。
唐人超市也有空運抵英的大陸菜,
每公斤售價接近£9!
我們都百思不得其解,
老老實實,住在香港或大陸的人,
都對大陸菜充滿戒心,避之則吉,
究竟誰在這裡會願意多花2倍多去買大陸菜呢?
嗯,我們有一個想法,
不過,還是別在這裡亂說了... :-P
* * *
水滾後加入花枝丸煮8分鐘,
加入菜心葉,蓋鍋蓋煮1分鐘即成。
(2人份)
清水 1公升
菜心 330克 (我只用葉)
海鹽 約1t
花枝珍珠包 4個
寫給自己的小筆記
人家菜心滾湯都用豬肉片吧? 但我家沒有嘛,而且又想清理冰箱,所以就用了冰箱早已有的「花枝珍珠包」了 / 這湯只用了菜葉,並不是因為我偏食不吃莖或甚麼,只是有個麻煩人撒嬌說甚麼甚麼「菜心滾湯好浪費啊,煮湯明明是第二選擇嘛... 」於是我就把菜心莖切出,用來煮他口中的第一選擇了。嗚。好費工。好命苦的煮婦啊~!!! /
所需時間: 10分鐘 (不計將菜心莖葉分切的時間)
↧
↧
【晚餐】蠔油蒜頭炒菜心
↧
【晚餐】皮蛋豆腐
↧
【外食】Cafe Le Cordon Bleu (Bloomsbury)
跟朋友M小姐到倫敦藍帶學校附設的咖啡座,
吃這個特別為「全國下午茶週」推出的下午茶。
最初得知這個下午茶時,
我內心其實蠻糾結的。
因為我才剛剛開始注意飲食,
一下子又去吃下午茶,
好像不太好呢。
不過這下午茶僅此一週,
機會千載難逢,
所以健康飲食暫時要告假一天。
坦白說,我不特別愛英式下午茶,
因為一般都做得很甜很甜,
而且好像永遠都吃不完,
嗯,真的沒有呢,
每次都有食物剩下,
感覺好浪費。
但記得微友黃小圓說過,
藍帶的食譜其實都不算太甜,
上次得她邀請,
吃了她們畢業班預備的茶點,
著實很好吃很不錯,
所以心中非常的期待。
的確,我們並沒有失望,
這下午茶實在滿不錯。
份量比一般下午茶少一點,
二人吃頗合適的。
價位很相宜 (每位£16.5),
只是一般酒店下午茶的40-50%.
當然,人家的學校cafe,
天花沒吊下水晶燈,
牆壁上沒油畫或雕花,
更沒有駐場豎琴手在演奏。
但食物的質素,
真的不比著名酒店的差。
事實上我和友都覺得,
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蛋糕甜點甜度適中,
吃後也沒滯膩的感覺。
我倆幾乎全程都在說:
「嘩! 呢個真係好好味~」
平日吃下午茶很少會有水果塔,
今天吃到實在很驚喜,
塔底好香好脆,
水果的款式多又新鮮,
是我最喜歡的一個。
我一向不太吃歌劇院蛋糕,
總嫌太甜太膩,
泰半不夠咖啡味,
但今次這個一咬下去,
就吃到香濃咖啡味,
跟朱古力相配合,
好。感。動。唷。
其他的東西都好好吃,
不過這篇已經打得太長,
所以我就省略不提了,
反正,我的文字,
根本不足以形容那種美味。
總之,我和朋友都好滿足唷!
雖然吃過這份豐盛的下午茶後,
心裡滿是罪疚感,
但想來,能吃到這樣的美味,
這宗「罪」,也太值得犯了。
題外話,
我們吃下午茶期間,
朋友巧遇了正在那裡唸烹飪文憑的友人。
奇怪的是... 又或者應該說是有趣的是,
那位女生好像不大欣賞那cafe的食物。
我想,飲食還真是相當個人的一件事吧,
就好像我非常非常的喜歡倫敦,
愛得樂不思蜀,
連老家也不願回了。
但也有人討厭這城市,
總算著回家的日子,
又或是每年都要回亞洲小住幾月。
我想,口味偏好的事沒有絕對的對錯。
近年香港很流行一句話:
「懂得吃,當然要這樣吃。」
或許說話的人根本只是開玩笑,
但每次聽到,我雖不說甚麼,
心中卻有點不以為然。
抱歉,扯遠了。
總之這個下午茶供應期有限,
有興趣去試試的朋友要趕緊行動唷!
↧
↧
牛油果種籽吐司
過去一個多月都忙著搬家,且收拾時灰塵太多 -- 因為舊居對正馬路且附近都在建新樓,沙塵滾滾的,每天都要吃1-2顆抗敏感藥,藥力生效時人有睡意又易累,所以沒怎麼做菜,做了也沒心機記下。
雖然還在收拾中,舊居的東西也未完全搬完,但總算叫有心情開始調整節奏,重拾正常的生活韻律。於是今早做了早餐,也希望由這早餐開始,慢慢重新建立這個blog。
* * *
牛油果種籽吐司
麵包放在平底鍋上以中火烘煎,中途翻面。期間牛油果開邊,剝皮後切片,保留幾片完整,其他放碗內,加鹽,用叉子壓成醬。麵包烤成吐司後取出,加油,預熱後煎雞蛋。期間將牛油果醬抺在吐司上,於其中一片放上完整的牛油果片,撒上種籽。將煎好的太陽蛋放在另一片已抺了牛油果醬的吐司上,可撒少量粗海鹽調味。
* * *
(2人份)
牛油果 1個 (酪梨, avocado)
全麥麵包 4片
雞蛋 2個
金亞麻籽 適量 (golden linseeds)
油、海鹽
* * *
寫給自己的小筆記
* 英國超市發售的牛油果一般有 Haas 和 Fuerte 兩個品種,前者外皮顏色發黑,這品種熟透後果肉較香、有奶油般的質感,做抺醬的不二之選。後者顏色呈深綠,熟透後肉質也較硬,形狀外觀容易保持,做沙律用這種比較適合。
* 除了亞麻籽,我以前也用過葵花籽、罌粟籽甚至芝麻,全部都很對味很合適啊。
* 撒在雞蛋上的鹽,可用品質較好的海鹽,住英國的可試試 Maldon salt flakes,北美的可買質量好的 Koshers salt.
↧
葡萄酵液 &酵種
10月4日 (第1天)
玻璃瓶樽(容量430ml)、樽蓋、餐刀清洗後放蒸爐中蒸15分鐘消毒。放涼後放入已開邊切半的無核青葡萄50克、過濾的生水100g、細黃糖5g。放客廳電視櫃下。室溫大約20-22度。
10月7日 (第4天)
過了3天仍毫無動靜,連丁點氣泡都沒有,於是多放了細黃糖5g.
10月8日 (第5天)
開始有氣泡。
10月9日 (第6天)
好多氣泡,有水果味。
10月10日 (第7天)
略帶酒味,開蓋時有爆炸聲。
10月11日 (第8天)
酒味變得好濃,酵液明顯較之前混濁,擔心變壞,開始餵粉。
葡萄酵種製作
10月11日 (第1天)
過濾酵液,隔走水果。用膠盒(容量約900ml)混合酵液30ml及法包粉(T55)30g,放廚房桌上,室溫大約21度。餘下的酵液放冰箱(約3度)。
10月12日 (第二天)
貌似有長高,有少量氣泡,有麵粉香氣。再加30ml酵液及30g法包粉。酵液好像有種怪味。-_-
10月13日 (第三天)
明顯長高一倍。散發近似花香的味道,及少量麵粉的味道,完全沒有酒味或醋味,跟以前買過的舊金山酵種類似,非常討喜。加60ml過濾生水、60g法包粉。5小時後長大3倍高。
10月14日 (第四天)
取出125g酵種使用,餘下的放冰箱。
寫給自己的小筆記
- 酵液酵種的配方參考自Sally Ho 莎莉豪的「天然酵母造的健康麵包」,不過我做了兩個改動: (1) 我在第4天額外多加了黃糖5g,(2) 在餵養酵種的第二天,我用酵液代替清水。這兩個改動都是基於酵液看來活動力不高且我家室溫偏低,所以想額外給酵母一點幫助。
(2) 感覺上新鮮葡萄比用從前用過的葡萄乾、枸杞、新鮮蘋果,好像要慢一點。但這或許跟我今次買的葡萄不夠熟糖份不高有關。
(3) 在餵養的時候還未決定想用酵種做甚麼麵包,於是就用筋度不太高又不太低的法國T55麵粉餵養。
10月14日 (第四天)
取出125g酵種使用,餘下的放冰箱。
寫給自己的小筆記
- 酵液酵種的配方參考自Sally Ho 莎莉豪的「天然酵母造的健康麵包」,不過我做了兩個改動: (1) 我在第4天額外多加了黃糖5g,(2) 在餵養酵種的第二天,我用酵液代替清水。這兩個改動都是基於酵液看來活動力不高且我家室溫偏低,所以想額外給酵母一點幫助。
(2) 感覺上新鮮葡萄比用從前用過的葡萄乾、枸杞、新鮮蘋果,好像要慢一點。但這或許跟我今次買的葡萄不夠熟糖份不高有關。
(3) 在餵養的時候還未決定想用酵種做甚麼麵包,於是就用筋度不太高又不太低的法國T55麵粉餵養。
↧
天然酵母比高 (貝果, bagel)
超高筋麵粉 250g (蛋白質14.8%)
青葡萄酵種 125g (水粉比例1:1)
粗海鹽 6g
初榨菜籽油 10g
清水 120g
全部材料以高速攪拌2分鐘成光滑麵糰,
室溫發酵至長大50% (我家21度左右,用了大約1.5小時),
表面噴水,包保鮮膜,低溫發酵(5度)約12小時。
取出,回溫(約45分鐘),
分成5份,滾圓,靜置30分鐘。
桌面撒粉,每份揉成約20cm長的棒子,
壓扁其中一端,將麵糰捲成圈狀,
以壓扁的一端包裹另一端。
室溫發酵至稍稍增大50% (大約1-2小時),
燒一鍋熱水(約2公升),加入2T黃糖*,
大滾後分批放入bagel,上蓋。
每面煮大約30秒**。
撈起後滾上芝麻或/及罌粟籽,
放入烤箱以215度(fan)烤約16分鐘。
寫姶自己的筆記
- 第一次酵bagel,雖然爬了不少文,但實戰情況下還是出了不少差錯,而且各書各家的食譜都略有出入,所以我也不知今次用的配方算好或不好,味道算不錯,但我想我會再試試其他食譜。現在寫下來的東西只為作將來參考,真的說不上心得。
- 我的18公升小烤箱烤不到5個,只能烤3-4個,下次要稍稍更改食譜改成4個或6個。現在烤出來的大小頗適中,如果當早午餐,抺果醬再加上水果或粟米片之類,應該頗足夠。不過若想當午餐,夾上三文魚或鹹牛肉,那可能再稍稍大一點比較好。或許下次我會繼續用同一配方,但將麵糰分成4份而非5份。
- 麵糰比較黏,發酵其間放烘焙紙或保鮮膜上可能會黏底變形,烤焗時也有這個問題,我第一批烤的烤好後就黏著烘焙紙了,第二批直接放在已噴油的烤盤上,雖然這樣不再黏底,但bagel底部會比較硬。查看forums後,原來不少人都遇過這問題。解決方法是烘烤前在烘焙紙上先撒一層semolina或黑麥粉(不能用粟粉,會燒焦)才放上麵糰,不過我還沒試過呢。
- 傳統的東歐波蘭bagel,會用鹼性的液體去煮,例如會在開水中放入小蘇打或少量鹼水,不過我在論壇上看到很多人說用糖水比較好吃,所以我就用糖水了。糖水除了添加味道,也有助上色。
- 有很多食譜都沒寫清楚糖水的濃度,所以我隨便試了2公升水+2T糖。吃下去沒有很甜的感覺。對了,水不能放太少,總之不能讓bagel沉下黏鍋底。
- 不同食譜建議水煮的時間不同,由每面30秒至1.5分鐘的都有。我分別試了30秒和1.5分鐘,比較過後,我覺得 -- 絕對是我自己的個人意見 -- 沸水煮的時間越長,烤烘就越容易上色。煮1.5分鐘的,出爐很金黃。但煮半分鐘的,則還是有點偏白,所以我都另外再用Grill的功能多烤2分鐘上色了。不過,味道方面,我覺得時間短一點的好像較好,水煮時間較短的,比較能嚼出麵粉的香味,而且表面的脆皮比較薄,我比較喜歡這口感。
- 水煮的時間長短對bagel大小也有影響。每面煮1分鐘或以上的,撈起時會大了許多(50%),但30秒的好像只會大一點點,另外,鍋子上蓋不上蓋也好像有影響。
↧
天然酵母港式排包
滿意!!! 雖然造型稍稍欠佳(這句話我好像經常說... 好明顯我的麵包整型技巧是不及格的),但口感味道都很合心意。鮮奶油的香氣、綿密的粗織、柔軟的質感,就像十幾廿年前在香港買過的排包,好懷念的味道,我倆都好喜歡呢。
材料
(兩個小烤盆份量,剛好能放入18L小烤箱)
特高筋粉 150g (14.8%蛋白質)
00號粉75g (9%蛋白質)
全脂奶 90g
重奶油35g
清水33g
幼黃糖27g
鹽3g
酵種90g
做法
前一晚自冰箱取出酵種,以1:1:1餵蘋果酵液及法包粉,放室溫*大約10小時。隔天早上將所有材料打成麵糰 (先以低速打1拌勻,再轉以高速5度打約4分鐘至初步薄膜的狀態)。在室溫*發酵至2倍大,壓走氣泡,分成8份,分別滾成小長條,鬆馳約15分鐘,壓扁成楕圓型,捲成中間厚兩側小、比欖球細長一點的樣子,收口,放入烤盆。將烤盆放入蒸爐(或其他密封空間如有蓋盒子、微波爐),裡裡放一小盆暖手(但不燙)的熱水,關門,發酵至2倍大(我用了接近小時,最好每隔30-45分鐘檢查一次)。取出後掃上蛋液或牛奶,入烤箱以180度(fan)烤25分鐘。
寫給自己的小筆記
- 印像中whipping cram脂肪率約為17%,而double cream大約是40%。我用了大約同等量的水和double cream取代了whipping cream。主要原因是造麵包只要幾十克,還剩下一百克怎辦呢? whipping cream比較難使用,除了做甜點如蛋糕饀,我就想不到有甚麼用途。但double cream可以用來做菜(湯、korma咖哩、奶油菠菜、焦糖醬、panna cotta) 而且也能放冰箱冰格以-18度保存 (解凍後打不起來,但用來做熱菜沒問題)。
- 原比例應為180g高筋粉和45克低筋粉,因我用的麵粉筋度較高,所以減少了特高筋粉的比例。
- 我家廚房室溫最近幾天大約是14-22度(外面氣溫約為4-17度),放酵種或麵糰的地方大約是16-18度左右。大部份中文麵包書所指的室溫應該有廿幾度吧? 所以一般都說麵糰能在室溫發酵大約3小時至兩倍大再放冰箱慢慢發酵半天,但在我家3小時才開始看出麵糰有長大。最後,我的麵糰是放在室溫中發酵大約10-12小時才長2倍大的。
- 我用的是18公升小烤箱,近爐背的地方稍稍有熱點,所以麵包的那一端上色較快。所以我在入爐後18分鐘(剩7分鐘)時將盆取出,且再掃了一層薄薄的牛油(我用銀寶lurpak的cooking mist),再翻轉入爐繼續烤。
↧
↧
雜菜咖哩
其實只是沒啥特別、隨手亂做的清冰箱晚餐,
不過想把份量記下來方便自己參考...
份量(3-4人份)
紅蘿蔔 4條(中)
馬鈴薯 10個(小)
洋葱 2個(小)
西芹心 1個
韮葱 1條
秋葵 12條
蘋果 1個 (大,Bramley)
鷹嘴豆 1罐 (大,約400克)
牛奶 約半杯
咖哩粉 3T (madras, mild)
油、鹽之花 適量
寫給自己的筆記
- 根莖蔬菜切得較細,所以煮1小時已很軟稔很入味。
- 下次秋葵或任何綠色豆類可在最後10分鐘才加入。
- 雖然好喜歡,但也不能經常只吃鷹嘴豆呀!!! 下次可用紅腰豆、bellotti、cannellini、splits... 還至紅豆綠豆等等...
- 3T 的Madras咖哩粉不太夠味,下次或許再額外加一點孜然、cardamon 之類... 又或是買另一種咖哩粉啦...
↧
裝修在進行中~
↧
酒烤無花果 roast figs with marsala
↧
洋梨杏仁塔 pear & frangipane tart
↧
↧
英式蛋奶醬 creme anglaise
重點是要有耐性,爐火別開得太大,攪拌時不能馬虎,一定要確認鍋底所有角落都有拌到。煮到後段,需頻密地檢查濃稠度,檢查前需先離火。若不肯定鍋子裡的蛋奶醬夠不夠濃稠,可先倒到旁邊的篩子中。未煮好的蛋奶醬可回鍋再煮,但煮過頭的蛋奶醬就無法補救了。煮好的蛋奶醬,裝到容器後,需用保鮮膜緊貼在表面,否則蛋奶醬會形成一層皮,影響口感。
實在未能抽空將筆記翻譯成中文,所以打上英文筆記 (也當是逼自己溫習吧,因為這種基本食譜,理論考試會問到呢)。如有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查詢。又,這是我自己寫來在課堂上用的簡化版筆記,若想更清楚了解步驟或其他背景資料,請查看原書 "Leith's How to Cook".
Creme Anglaise (Modified from Leith's How to Cook, page 132)
Ingredients | |
150g | Whole milk |
3 | Egg yolks (UK medium) |
1T | Caster sugar |
to taste | Vanilla extract |
Method
1)
Mise en place:
Measure the milk in a saucepan.
Put the egg yolks into a medium bowl.
Measure 1T of sugar.
Have sieve & a bowl ready by the stove.
Have 1 wooden spoon & 1 heat-resistant spatula.
2)
Place the pan over a medium heat.
Scald until steaming.
Remove from heat just before it bubbles.
Remove any skin formed.
3)
Add sugar into the egg yolks.
Stir to mix with a spatula.
4)
Pour in a little scalded milk & stir.
Add the remaining milk gradually.
Stir continuously until fully combined.
5)
Quickly rinse out the saucepan.
6)
Return the milk & egg mixture to the clean pan.
Place over a low/medium heat.
Stir continuously with a wooden spoon.
7)
When the custard steams, it's about to thicken.
Turn down the heat.
8)
Keep stirring. Make sure to get the spoon to corners.
Remove from heat from time to time to check the consistency.
Draw the back of the spoon through the sauce.
It should coat the spoon evenly & not drop away.
Draw a clean finger down the back of the spoon,
A trail should remain.
9)
Immediately strain through a chinois.
Taste & add more sugar if necessary. (I didn't add any).
10)
Add vanilla extract.
Set aside to cool.
Place a clingfilm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auce.
↧